在近十多年里,中国男篮的竞技水平逐渐走低,尤其在近几年的国际大赛中,中国男篮的身影渐行渐远。缺席了两届奥运会之后,成绩的惨不忍睹令无数球迷痛心疾首。对于这种情况,郭士强教练在成为中国男篮的主教练后明确表态:将中国男篮重新带回奥运会,是他们迫切的任务和目标。
然而,现实却十分严峻。球员的整体水平相对一般,特别是在易建联退役后,队伍中缺乏一个真正的核心领袖。这使得中国男篮想要重返奥运赛场的难度大大增加。面对这样的困境,中国篮协决定重新启动球员归化政策。
过去的归化经历中,李凯尔曾为中国男篮效力过,但他的能力并不算突出,对中国男篮的帮助也相对有限。当时,归化政策还相对保守,坚持被归化的球员必须拥有中国血统。然而,这一次的归化政策有了显著的改变。
此次重启归化政策,有两方面的明显不同。其一是在操作层面上,归化事宜不再由篮协独立执行,而是交给了CBA各球队来操作,地方体育局协助协调。据悉,每个CBA球队都将在25-26赛季拥有一个归化球员的名额,这些归化球员将按照国内球员的身份对待。这一政策的落地,无疑为新赛季的CBA联赛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其二是在归化球员的要求上,此次政策不再硬性要求球员必须拥有中国血统。而是以“文化认同、血缘优先、总量控制、能力为重”为四大原则。其中,“血缘优先”不再成为硬性条件,而“能力为重”则突出了球员的竞技能力的重要性。这样的改变使得中国男篮在归化球员的选择上更加广泛,也为球队的实力提升带来了更大的可能性。
随着这份文件的下发,各支CBA球队已经开始着手归化事宜。例如青岛男篮有意归化外援威瑟斯庞、广厦男篮有意归化布朗等。这些外援一旦成功归化,将能够代表中国男篮出战国际赛事,无疑将大大提升中国男篮的实力,也提高了重返奥运会的希望。
此外,对于各CBA球队来说,新政策的实施也将对球队的竞技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。在新赛季外援政策不变的情况下,归化球员的加入无疑将增加各队的竞争实力,使得新赛季的竞争更加激烈。可以说,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为中国篮球带来全新的格局和挑战。